Engineering Co., Ltd.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海南省社會保障卡“ 一卡通”服務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
加快推進海南省社會保障卡“ 一卡通”
服務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中發〔2018〕12號)精神,加快推動建立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實現全省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推進我省“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進程,現就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便民利民惠民,服務民生”為宗旨,創新社會治理制度,完善公共服務管理體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建立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推動海南成為全國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試驗區。
(二)基本原則。
1.整合資源,一卡通用。按照“一卡通”建設的總體要求,分步驟、分階段、分批次、分部門穩步有序推進各類民生服務卡整合,不再發行重復功能和新功能的各類卡片,集約建設、共享資源、簡化流程、協同運行,逐步實現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
2.統一組織,強化協作。堅持全省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統一系統平臺和統一組織實施,強化各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各司其職,確?!耙豢ㄍā备黜椆ぷ黜樌七M。
3.高效便民,保障安全。堅持以人為本,便民高效通過社會保障卡辦理各類政府公共服務和政務服務業務,減輕群眾負擔,提升服務效能。建立健全“一卡通”管理體制和安全機制,規范社會保障卡日常運行管理,強化監督檢查,確?!耙豢ㄍā苯ㄔO和應用的安全。
4.強化服務,創新管理。強化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民生服務功能,創新社會保障卡“一卡通”證件管理、個人資質證明查詢、公民信用信息查詢等公共管理應用,寓公共管理于民生服務中,逐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三)主要目標。
以“建立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為總目標,到2021年底,實現社會保障卡可辦理個人的各項政府公共服務管理業務,初步實現一卡通辦。
2019年底前,出臺“一卡通”相關立法,初步建成“一卡通”軟硬件支撐環境,完成“一卡通”服務管理平臺一期建設,強化社會保障卡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的服務管理功能,拓寬社會保障卡在城市交通、酒店住宿、就醫服務、文化旅游、民政殘聯、公用事業等政府公共服務管理領域應用。
2020年底前,基本建成“一卡通”軟硬件支撐環境,完成“一卡通”服務管理平臺二期建設,完善“一卡通”服務管理體系,實現社會保障卡在財政惠民、公積金、教育、工會、志愿公益等政府公共服務管理領域延伸應用。
2021年底前,全面夯實“一卡通”服務管理體系,初步實現社會保障卡在工資發放、居民健康等政府公共服務管理領域應用,探索推進部分業務全國范圍內的跨地區通用模式,基本實現全省范圍內線上線下應用一體化的“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
將來,持續深化推進社會保障卡“一卡通”在各類政府公共服務管理領域應用,全面實現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
二、功能定位
在社會保障卡現有功能基礎上進行“一卡通”功能拓展,主要分基本功能和應用功能。
(一)基本功能。
1.身份證件功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二百八十條之一賦予社會保障卡身份證件的法定地位,持卡人在我省出行乘車、船等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參觀文化旅游景點等民生服務領域事項時,社會保障卡可作為證明其身份的證件使用,并逐步實現民航、金融服務領域應用。
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證明事項清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8〕47號)精神,政府部門需要確認個人身份的業務經辦和公共服務事項,可以持社會保障卡享受各項公共服務和辦理各項政務事項。
2.公共管理功能。通過社會保障卡實現酒店住宿登記、個人資質證明查詢、公民信用信息查詢等社會治理領域中的公共管理功能。
3.自助業務查詢和辦理功能。持社會保障卡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自助終端、服務大廳等多種渠道可以自助查詢和辦理業務。
4.繳費功能。通過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繳納個人稅費、社保費,以及煤電水氣費、交通違章罰款等公用事業繳費和行政罰款。
5.待遇發放功能。通過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發放各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待遇,財政工資統發人員工資、公益性崗位人員工資、三支一扶工作人員工資、財政惠民補貼、政府人才津貼、就業創業補貼、扶貧資金等財政支付個人工資和津補貼,退役軍人事務補貼,農民工工資,住房公積金以及其他各類政府補貼等待遇。
(二)應用功能。
1.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功能。全面實現社會保障卡在就業創業、社會保險、人事人才、勞動關系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的應用。
2.醫療健康功能。逐步整合全省各醫療機構發行的各類就診卡,實現社會保障卡在全省各醫療機構掛號、繳費、診療、取藥、結算、查詢、打印報告單等就醫結算全過程應用;實現全省及跨省異地就醫持社會保障卡直接結算。逐步實現居民健康卡功能,實現社會保障卡用于查詢電子病歷和電子健康檔案等居民健康信息,以及其他相關應用。
3.城市交通和公共服務功能。實現社會保障卡在高鐵、公交、長途客運、出租汽車、輪渡、公共自行車、住區管理、智慧樓宇等城市交通和公共服務方面應用。
4.旅游功能。實現社會保障卡在旅游領域的應用,在旅游景區、旅游服務機構、消費場所為游客市民提供旅游便利服務。
5.工會會員服務功能。整合惠工卡,憑社會保障卡識別工會會員身份,并享受工會提供的法律援助、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困難幫扶、應急救助、勞動爭議調解等普惠服務。
6.志愿服務功能。整合志愿者卡,作為志愿者的身份證明,通過社會保障卡記錄志愿服務信息,包括培訓情況、服務時長、星級評定情況和受表彰獎勵情況等,并依據志愿服務記錄享受公共服務機構相應的優惠。
7.本地居民優惠功能。集成兒童、老年、教師等群體的本地居民優惠卡證功能,實現本地居民持社會保障卡在公共交通、旅游景點、圖書館等場所享受優惠。
8.金融功能。通過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實現商場、超市、餐飲、娛樂、加油等商業領域的支付功能,探索安全便捷的理財模式,提供多層次、跨行業、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9.其他政府公共服務、政務管理功能。通過社會保障卡實現其他各類政府公共服務和政務管理領域“一卡通”功能,并支持各部門業務功能拓展。
可以通過實體社會保障卡和電子社會保障卡(手機APP渠道)實現以上功能。
三、建設內容
按照“一卡、一庫、一平臺”的“一卡通”總體建設思路,以實體社會保障卡和電子社會保障卡為載體,完善現有社會保障卡持卡人員基礎信息庫,建設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平臺,實現全省“一卡通”服務管理。
(一)實現社會保障卡發行全覆蓋。加大社會保障卡發行力度,在現已發行762萬社會保障卡的基礎上,實現全省常住人口發行全覆蓋。按照社會保障卡全國統一標準,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第三代社會保障卡、電子社會保障卡建設總體規劃和任務要求,加快推進第三代社會保障卡發行應用、電子社會保障卡發行應用、社會保障卡應用環境建設,推動社會保障卡立法,構建“一卡通”管理、應用、服務體系,為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提供基礎支撐。
(二)完善現有社會保障卡持卡人員基礎信息庫。完善全省服務管理對象的人員基礎信息,通過線上線下綜合身份認證手段,為全省“一卡通”服務管理提供人員身份認證和用卡認證服務,提供各用卡場景使用持卡人員基礎信息庫的人員信息核驗和社會保障卡鑒權功能,加強社會保障卡應用安全。
(三)建設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平臺。整合政府機構所有以電子方式提供的服務和數據,建設“一卡通”服務管理平臺,制定“一卡通”終端設備、接口等標準規范,在全省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政府公共服務和政務管理應用中,實現統一的發行服務、身份認證、信息交換、接入控制、應用管理、業務調用等服務管理功能,為持卡人提供全方位、個性化、時效性和高度交互性的公共便民服務。
四、機構設置
建立健全全省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體制機制, 統籌協調和組織領導全省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工作。
(一)議事協調機構。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專項小組作為“一卡通”服務管理工作特設議事協調機構,負責統籌協調和組織領導全省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工作。
(二)業務管理機構。成立省級和市縣級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機構,作為“一卡通”服務管理工作業務管理機構,隸屬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社會保障卡建設有關政策擬定、宏觀規劃、事務協調,以及社會保障卡發行、應用、服務、管理、系統建設、運維保障等相關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高度重視。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是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舉措,是改善民生、造福大眾的民心工程。各有關部門和各市縣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卡“一卡通”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把社會保障卡“一卡通”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統籌規劃,明確目標、任務和職責分工,敢于擔當,主動作為,大力推進服務管理創新,有效整合公共服務資源,推動建立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安排和部署,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我省社會保障卡“一卡通”工作有序推進。
(二)加強組織,強化協作?!耙豢ㄍā狈展芾砩婕胺秶鷱V,覆蓋人群多,時間跨度長,工作量大,需要各有關部門和市縣黨委、政府的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專項小組的統籌領導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做好“一卡通”工作的具體組織、指導和協調工作,推進“一卡通”應用。工信、財政、教育、衛健、公安、民政、交通、醫保等部門在各自職能范圍內配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推進“一卡通”服務管理。相關垂直管理部門如稅務部門、人民銀行,應加強與直屬中央部門的溝通協調。各市縣政府要按照實施方案確定目標時間和要求,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建立考核機制、通報機制和協調機制,定期召集本級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責任單位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社會保障卡“一卡通”相關重大問題。各部門、各市縣政府應配套制定詳細完整的“一卡通”工作實施方案,并報專項小組,確保如期完成各項任務和目標。
(三)加強管理,有序過渡。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不斷強化社會保障卡應用服務,加強各部門間“一卡通”應用協調管理,制定服務指南,營造良好的應用環境。要建立應急處置方案,及時協調解決“一卡通”應用中出現的問題,確保社會保障卡與財政惠民一卡通、居民健康卡、就診卡、交通一卡通、校園卡、城市一卡通等之間的平穩過渡等。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社會保障卡的身份證件、公共管理、自助業務查詢和辦理、繳費、待遇發放等功能,創造用卡環境,優化業務流程,支持群眾利用社會保障卡辦理各類公共事務,協同解決用卡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四)加強宣傳,營造氛圍。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是省委、省政府實施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影響廣泛,意義深遠。宣傳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共同牽頭做好輿論引導工作,通過各種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社會保障卡“一卡通”的定位、功能、優惠、使用等知識,提高公眾對社會保障卡的認知度,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順利推進全省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
附件: 1.海南省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工作責任分工
2.海南省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工作實施任務
海南省人民政府
2019年5月5日
(此件主動公開)
附件1
海南省社會保障卡“ 一卡通”
服務管理工作責任分工
為加快推進全省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形成合力,現就社會保障卡“一卡通”相關部門責任分工明確如下。
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
負責規劃、組織、指導全省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工作,制定全省“一卡通”各項業務管理制度和實施方案。負責社會保障卡的發行管理、經辦服務以及應用、服務環境建設,組織實施“一卡、一庫、一平臺”系統的建設、運行、管理、維護。協調各相關責任部門推進“一卡通”工作,負責通過12333咨詢服務熱線開展“一卡通”咨詢和投訴處理工作。建立“一卡通”服務管理考核通報機制,建立社會保障卡應用成效反饋和評價體系。推動社會保障卡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的全面應用。
二、宣傳部門
負責協調各新聞媒體做好社會保障卡“一卡通”宣傳工作。
三、編制部門
設立省級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機構,確定職責、編制和人員等。
四、人才發展部門
推動社會保障卡在專業技術人才、高層次人才的服務管理領域應用,通過社會保障卡繳納各項人才考試相關費用。
五、公務員部門
推動社會保障卡在公務員考錄、管理領域應用。
六、發展改革部門
推動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與“一卡通”服務管理平臺互聯互通,實現社會保障卡為載體查詢公民信用信息。
七、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
推動社會保障卡在自然資源和規劃領域的應用,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各項自然資源和規劃領域補貼,協同推動持社會保障卡辦理各項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確權登記業務。
八、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部門
推動社會保障卡在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領域的應用,推動旅游景區、旅游服務機構、消費場所為游客市民提供旅游便利服務,鼓勵各旅游景區實現持卡人員享受門票優惠,將社會保障卡作為個人身份證件之一。督促在圖書館、博物館、體育健身場所等文化體育場所將社會保障卡納入個人身份證件范圍。
九、農業農村部門
推動社會保障卡在農業農村領域的應用,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各項涉農補貼。
十、工業和信息化部門
加強對全省社會保障卡“一卡通”項目的支持力度,加快相關立項審批進度,配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做好“一卡通”服務管理平臺建設、實施和推廣,配合“一卡通”服務管理平臺進行信息系統改造。
十一、商務部門
推動社會保障卡在海南自貿區(港)的個人商務服務、支付結算服務等應用。
十二、科技部門(外專部門)
推動社會保障卡在外國高端人才領域的“一卡通”應用。
十三、財政部門
推動將財政工資統發人員工資、公益性崗位人員工資、三支一扶工作人員工資、財政惠民補貼、政府人才津貼等財政支付個人工資和津補貼可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全面保障全省社會保障卡“一卡通”項目建設經費,支持做好社會保障卡發行應用和 “一卡、一庫、一平臺”建設。
十四、教育部門
推動社會保障卡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負責協助做好各學校在校學生信息采集和發卡工作,協調各學校逐步停用校園卡。
十五、衛生健康部門
負責指導并督促全省各醫療機構做好HIS系統等相關系統改造及“一卡通”建設工作,逐步實現社會保障卡在醫療機構掛號、繳費、診療、取藥、結算、查詢、打印報告單等就醫結算全過程使用,協調全省各醫療機構逐步停用就診卡。逐步推動社會保障卡實現居民健康卡功能,用于查詢電子病歷和電子健康檔案等居民健康信息,以及其他相關應用。
十六、公安部門
配合做好社會保障卡發行所需的個人基本信息采集和數據交換工作,及時為社會保障卡申領人辦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二百八十條之一賦予社會保障卡身份證件的法定地位,支持社會保障卡作為有效身份證件,在全省范圍內用于出行乘車、船等公共交通工具,以及酒店住宿登記等民生服務及社會治理領域,探索實現民航領域應用。
十七、民政部門
推動社會保障卡在民政領域的應用,持社會保障卡辦理各項民政事務,將低保金、特困供養金、孤兒基本生活費、困境兒童生活補貼、臨時救助金等民政補貼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
十八、住房城鄉建設部門
將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項目整合到“一卡通”項目中,推動社會保障卡在公用事業繳費、住區管理、智慧樓宇等多領域應用。
十九、交通部門
將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項目整合到“一卡通”項目中,推動社會保障卡在公交、汽車運輸、出租汽車、公共自行車以及輪渡等交通領域應用。
二十、水務部門
推動社會保障卡在水務領域的應用,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各項個人水利補貼。
二十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
推動社會保障卡在退役軍人事務領域的應用,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軍轉干部一次性待遇、軍轉干部生活補助金、退役士兵安置補助金、優撫撫恤補助金等各項退役軍人事務補貼。
二十二、國資部門
經省政府及各市(縣)政府授權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資部門根據對口聯系或監管職責,指導水務公司、燃氣、電網、有線電視等有關企業做好通過社會保障卡繳納煤氣水電費、有線電視費等工作,鼓勵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國有企業工作人員工資。
二十三、醫保部門
深化社會保障卡在醫保領域的應用,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公務員醫療補助、大病保險報銷、醫療生育散單報銷、醫療救助金等各項醫保待遇,督促各定點醫療機構實現社會保障卡在全省各醫療機構掛號、繳費、診療、取藥、結算、查詢、打印報告單等就醫結算全過程應用。
二十四、林業部門
推動社會保障卡在林業領域的應用,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各項涉林補貼。
二十五、扶貧部門
推動社會保障卡在扶貧領域的應用,將補助到戶到人的扶貧資金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
二十六、政務服務部門
推動社會保障卡在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應用,持社會保障卡可以辦理各項政務事項。
二十七、機關事務管理部門
推動社會保障卡在就餐等政府機關場所場景應用。
二十八、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
推動社會保障卡實現住房公積金相關業務功能,支持社會保障卡作為繳存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的結算賬戶使用。
二十九、工會部門
推動社會保障卡整合惠工卡,憑卡享受工會提供的法律援助、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困難幫扶、勞動爭議調解等服務,逐步停用惠工卡。
三十、共青團部門
推動社會保障卡整合志愿者卡,作為個人身份證件辦理各項業務,逐步停用志愿者卡。
三十一、殘聯部門
推動將社會保障卡作為個人身份證件辦理各項殘聯業務,將各項補助到戶到人的殘聯資金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
三十二、稅務部門
推動通過社會保障卡繳納個人各項稅費、社保費等各項行政性收費。
三十三、中國人民銀行??谥行闹?/span>
逐步探索研究相關配套政策明確社會保障卡作為證明其身份的證件之一提供金融服務。指導代理金融機構按照金融IC卡業務和技術規范開展社會保障卡金融應用維護,確保金融應用安全。協調代理金融機構進行社會保障卡金融應用環境改造,滿足社會保障卡金融應用需求。
三十四、中國銀保監會海南監管局
支持代理金融機構開展社會保障卡“一卡通”環境建設工作、開展網點增設和服務優化工作、完善社會保障卡相關金融優惠政策。
三十五、中國銀聯海南分公司
推動代理金融機構或第三方機構做好社會保障卡“一卡通”公共服務領域用卡環境改造和應用渠道建設工作;提供社會保障卡持卡消費優惠政策;落實普惠金融服務民生政策,研究制定減免社會保障卡跨行業務辦理手續費用。
三十六、代理金融機構
配合做好“一卡通”服務管理平臺建設;配合做好社會保障卡申領登記、銀行賬戶開戶、激活、發放、掛失、補換、注銷等工作;協助實現通過自助設備完成社會保障卡的升級、換發;配合做好“一卡通”應用環境建設維護和應用場景展示工作;完善社會保障卡相關金融優惠政策,逐步探索研究建立使用社會保障卡作為證明其身份的證件提供金融服務的機制流程。負責社會保障卡在政府公共服務和政務管理領域的金融應用加載工作;提升社會保障卡服務能力,為持卡人提供方便、安全、快捷、優惠的金融服務,及時處理持卡人有關金融應用的投訴。
三十七、市縣政府
各市縣政府要成立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工作議事協調機構,成立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機構,落實人員編制和工作經費。按照全省社會保障卡“一卡通”建設的總體要求和本市縣常住人口社會保障卡發行全覆蓋的基本原則,制定本市縣社會保障卡發行應用方案、“一卡通”服務管理方案和考核機制,加強“一卡通”服務管理體系建設,將社會保障卡發行應用和“一卡通”服務管理納入當地政府綜合考核工作指標;組織督促相關部門做好社會保障卡的信息采集、發放和社會保障卡應用環境建設工作,配備社會保障卡讀寫設備;負責推動本市縣的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應用。
三十八、其他政府部門或機構
推動社會保障卡在各自業務領域的“一卡通”應用。
附件2
海南省社會保障卡“ 一卡通”
服務管理工作實施任務
全省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工作屬于長期性工作任務,分階段持續有序推進重點工作,并在此基礎上延伸拓展,逐步全面實現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現就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工作實施任務明確如下:
一、機構和立法建設
明確全省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工作特設議事協調機構,成立省級和市縣級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機構。推動出臺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條例。(完成時限:2019年底)
二、推動社會保障卡發行全覆蓋
以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工作為抓手,2019年和2020年分別實現全省社會保障卡新增發行70萬張和60萬張,到2022年底基本實現全省常住人口發行全覆蓋,最終實現人人持有社會保障卡。2019年6月前啟動第三代社會保障卡發行。第三代社會保障卡首發后,新發卡和補換卡全部發放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并停止發行第二代社會保障卡;針對存量第二代社會保障卡,持卡人可根據個人意愿選擇換領第三代社會保障卡。第二代、第三代社會保障卡持卡人均可根據自己需求領取電子社會保障卡,用于線上應用服務管理。(完成時限:長期持續)
三、身份證件服務管理應用
梳理各類政府公共服務和政務管理事項,完善基礎數據資源,強化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能力輸出,初步實現社會保障卡作為個人有效身份證件辦理各類政府公共服務和政務管理業務,以及個人資質證明查詢、公民信用信息查詢等公共管理功能。(完成時限:2020年底)
四、公共服務管理應用
逐步整合交通一卡通(公交卡)、旅游卡、城市一卡通、殘疾人證、讀者卡等功能,初步實現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城市交通、酒店住宿、就醫服務、文化旅游、民政殘聯、公用事業等領域“一卡通”公共服務管理應用。逐步推動將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等費用通過社會保障卡繳納。(完成時限:2019年底)
逐步整合財政惠民一卡通、校園卡、惠工卡、志愿者卡等功能,逐步推動將各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待遇、財政補貼、住房公積金、校園補助補貼、工會會員補貼、志愿者補貼工資等各項待遇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初步實現財政惠民、公積金、工會、教育、志愿公益等領域“一卡通”公共服務管理應用。(完成時限:2020年底)
逐步推動將財政支付個人工資和津補貼、農民工工資等各項待遇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初步實現工資發放等領域“一卡通”公共服務管理應用。(完成時限:2021年底)
五、醫療健康應用
逐步整合就診卡功能,完成全省各醫療機構社會保障卡應用環境建設,實現社會保障卡在全省各醫療機構掛號、繳費、診療、取藥、結算、查詢、打印報告單等就醫結算全過程應用。(完成時限:2020年底)
逐步實現居民健康卡功能,實現社會保障卡用于查詢電子病歷和電子健康檔案等居民健康信息,以及其他相關應用。(完成時限:2021年底)
六、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平臺建設
完善現有社會保障卡持卡人員基礎信息庫,為全省“一卡通”服務管理提供人員身份認證和用卡認證服務。分步驟、分階段推進“一卡通”服務管理平臺建設,完成“一卡通”服務管理平臺一期建設。(完成時限:2019年底)
完成“一卡通”服務管理平臺二期建設及應用推廣,逐步推進各部門“一卡通”應用接入。在“一卡通”項目起步階段,可通過各部門已有系統平臺與社會保障卡平臺對接,實現持社會保障卡辦理業務。(完成時限:2020年底)
七、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服務管理體系建設
分批次、分部門推進各部門“一卡通”應用環境建設,初步實現各部門業務辦理線上線下用卡一體化,完成社會保障卡申領、激活、使用、掛失、解掛、補換、注銷等跨部門服務管理體系及發行應用臺賬體系建設,完善社會保障卡規范管理和安全保障體系。(完成時限:2020年底)
- 相關文件